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 ||||||||
|
||||||||
7月21日-22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深入学习《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 习近平浙江足迹》、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全省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大会暨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精神,讲体会、谈形势、谋思路,通过交流研讨、集思广益,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起新形势下做好生态环境工作的强大动力。省委宣讲团成员、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做好新形势下生态环境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作部署讲话,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林金德作廉政教育专题报告,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虞选凌主持会议。 郎文荣在“唯实惟先 善作善成 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美丽中国省域标杆”主题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各项工作有力有序稳步推进,实现 “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美丽浙江建设开启新局面,减污降碳协同取得新突破,助推经济稳进提质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激发新动能,督察问题整改取得新进展、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要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为目标追求,全面贯彻落实省党代会和美丽浙江推进大会精神。对标新目标,站位要更高;践行新使命,定位要更准;奋进新征程,落脚要更实,从以下六个方面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一是努力打造诠释“两山”理念、讲好“两山”故事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与传播高地。在奋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新征程中,浙江必须当明星、当主角、当台柱子,紧扣实践和传播两个关键词,形成有形研究、有形展示、有形体验的有机整体,成为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窗口的博览地,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作用的中心站,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的策源地。 二是努力打造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撬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高地。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区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减污与降碳的目标协同、区域协同、任务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形成引领性、开创性的多跨降碳模式,助推高质量达峰。 三是努力打造兼具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惠益性、全面彰显生态之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地。必须加快构建以自然保护地为基本骨架和重要节点的省域生态安全格局,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试点示范工程,统筹推动山水林田湖海系统治理一体保护,率先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引领示范效应。 四是努力打造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人民普惠有感的优美生态环境高地。必须率先取得污染防治攻坚战新成果,推动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持续改善,地表水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超过95%,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5%,不断缩小区域间、城乡之间的差距,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五是努力打造生态价值多元转化、生态“高颜值”与经济“高价值”相得益彰的绿色共富高地。必须加快培育发展生态产品和生态资产交易市场,推动生态环境资源要素向优质区域、优质项目集聚。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激励机制,推动生态产品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让生态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持续擦亮“两山”转化生态富民金名片。 六是努力打造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智治、法治、共治一体推进的现代环境治理高地。要把数字化改革作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根本出路和关键一招,突出变革重塑,强化环境法治,推动全民共治,率先构建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体系,撬动治理能力整体跃升。 郎文荣强调,要以浙江生态环境工作的高起点为依托,着力解决当前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凝练优势,从实践中看到问题、补齐短板,加快形成抓落实的路线图、计划表,为推动“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工作提供行动指南。 一是立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萌发地的政治优势,着力破解理论溯源、实践升华问题,在传承创新、凝练成果、擦亮品牌上更进一步。要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充分发挥美丽办这个平台抓手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升华,把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进一步发扬光大,为全国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新路径、新打法。 二是立足环境治理力度和改善幅度的高位优势,着力破解要素间区域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提升良好环境普惠度上更进一步。要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突出群众满意导向,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攻坚战,纵深推进“五水共治”碧水行动,以“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加强重点污染因子协同治理,持续推进能源、产业和运输结构调整,加快构建土壤污染“防控治”体系,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强化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实现更均衡、更优质、更可感的普惠。 三是立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先行优势,着力破解源头防治、标本兼治问题,在推动绿色低碳全面转型上更进一步。要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摆在更加突出、更加优先的位置,统筹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减污降碳协同工作体系,加快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改革实践和理论制度成果,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空间格局,强化减污降碳准入管理,推动减污降碳一体监管、协同考核评价,完善市场化配置机制,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模式。 四是立足数字变革的动能优势,着力破解履职方式、管理模式、服务形式问题,在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整体跃升上更进一步。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基层试点,加强综合集成,高质量绘制改革工作施工图,打造更多具有生态环境鲜明特质的“硬核”成果,把握数字化改革“解决矛盾、变革重塑”的核心要义,不断形成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以数字化改革撬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创新履职方式、改进服务模式、提升治理效能。 五是立足自然生态资源的禀赋优势,着力破解保护与修复、利用与转化的问题,在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上更进一步。要认真贯彻落实美丽浙江推进大会精神,牵头抓总,做好评估、保护、修复、救助、转化、示范这篇大文章,明确各领域工作要求推进利用转化,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鼓励各地在资源利用转化上推陈出新,打造样板。 六是立足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制度优势,着力破解责任传导、责任协同问题,在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上更进一步。要以“七张问题清单”为抓手,落实落细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上下同欲、勠力同心,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生态环保格局,适时开展对省直部门的督察工作,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探索“一把手”履责述职制度,提升多跨协同、整体智治水平,真正发挥督察“利剑”的倒逼作用。 七是立足生态环境除险保安的本底优势,着力破解执法应急等系统性风险防控问题,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上更进一步。要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始终保持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理顺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完善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整改机制,打造生态环境问题智慧监控体系,筑牢环境安全问题快速处置防线。 八是立足生态文化的底蕴优势,着力破解公众参与、社会联动的问题,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上更进一步。要在宣传、推广、发动上做足文章,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真正构建起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做“活”宣传内容,做“优”绿色创建,做“大”公众参与,打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共治、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治理格局。 最后,郎文荣对生态环保铁军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以环保人的新姿态新作风为根本保障,推动生态环境事业跃升,做到“五个干事”: 一要忠诚干事。要对标对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把党的绝对领导落细落实到生态环境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以实打实的成效彰显政治站位、履行政治责任、体现政治担当,不断增强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要科学干事。要增强工作的靶向性,弄清问题性质、找准症结所在,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是非曲直、有效抵御风险挑战;要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锚定“打造生态文明高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要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注重标本兼治,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治理修复相互促进。 三要创新干事。要坚决破除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从“要我变革”到“我要变革”、从“适应变革”到“引领变革”、从“承载压力”到“释放张力”,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的引领、撬动、赋能作用,着眼集成创新、整体智治,推动各方面工作的流程再造、制度重构、整体优化,形成一批突破性、标志性、引领性的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持续放大生态文明新优势。 四要团结干事。从系统内部来讲,厅党组要统揽全局、以上率下,驻厅纪检监察组要坚持同向发力、加强监督,机关各处室要协同作战,突出重点、争先创优,直属各单位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市局、分局要与省厅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浓厚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文化。从外部来讲,要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起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的强大力量。 五要干净干事。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省系统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以案为鉴、痛定思痛,牢牢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开展防范利益冲突专项治理工作,动真格、下猛药、见实效,把牢不想腐的总开关,织密不能腐的篱笆墙,绷紧不敢腐的高压线。 林金德作了题为《深刻汲取教训 做到警钟长鸣 着力筑牢正风反腐的坚固防线》的廉政教育专题报告,指出要深刻汲取近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坚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进一步筑牢正风反腐的坚固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要在深化学习教育中强基固本。要学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重中之重是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干部,还 要重点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多读历史,特别是党史,结合自身实际和需求,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常态,学出坚定的共产党人的信仰,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要在加强党性锻炼中挺直脊梁。党性不是空洞、虚无的,党员党性的强弱,至少体现在“四心”上:一是有廉耻心,二是要讲良心,三是有忠诚心,四是要践初心。廉耻心和讲良心,构成党性的底座和地基,忠诚心和践初心,构成党性的“四梁八柱”,这“两心”是检验党性强弱的“试金石”,是区分党性高低的“分水岭”。这“四个心”,分别规定了党性的道德基础、行为底线、组织要求和根本宗旨,是一个相互统一、相互转化、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需要一条一条认真加以修炼。 要在严格监督管理中体现关爱。要抓早抓小,形成“三个常态”:让敲响警钟、提醒警醒成为常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防微杜渐、即知即改成为常态;要抓常抓长,加强制度建设,保持韧劲定力,在“常”“长”二字上用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破解,一项规矩一项规矩立,一仗接着一仗打,做到久久为功、抓出习惯;要抓严抓狠,把“严管就是厚爱“这句话理解透、运用好,把霹雳手段、菩萨心肠的辩证关系理解透、运用好。 要在认真学法明纪中守牢底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对于如实向组织交待情况的人,各级组织要最大限度的帮助、保护、挽救。对于欺骗组织、企图蒙混过关的人,必须严惩不贷。 会上,郎文荣与设区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厅领导、设区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分别作交流发言。厅领导,驻厅纪检监察组同志;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厅机关(含应急监控中心)全体干部;厅退休党支部书记,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党办(监察室)负责人及下属党支部书记;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党员干部参加会议。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